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在家打坐被家人干擾、參加共修被坐在旁邊的人干擾,想安靜禪坐該怎麼辦呢?

有人認為打坐、聽經、看經、念經、拜佛,這就是修行;
而工作、開車、煮飯、買菜,都是在干擾修行,
甚至有人會說:「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我正在修行,
請不要干擾我,你一干擾我,讓我的心也動了。」
這種人是修不成的,到最後一定修成了外道。
沒有辦法將自我放下,是不可能見性、不可能開悟,因為太自私了。


一般人容易受環境的影響,一有什麼動靜就會受干擾。
好吃的、好看的、好聞的、好穿的、好玩的,會干擾我們。
不好吃的、不好看的、不好聽的、不好聞的、不好穿的,也會干擾我們。
然而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
一切物塵所在,只要我們按心不動,不去睬它,它便無法干擾我們。

因此,如果修行時,希望別人不要干擾他,讓他好好修行。
這種人修到最後會變成自私鬼。
因為他們在修定時怕干擾,要離開人群,
修成後又貪著定境的快樂,會逃避現實、厭離世間。

若想達到佛道,就不要厭惡現實的環境。
打坐時要有這樣的心理,即使房子失火、飛機失事栽到我們頭上,
都不要理它,要達到這種程度才行。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真的失火了,那怎麼辦?」
現在你已經擔心失火,打坐怎麼能成功?
所以,打坐的人,要不受環境的任何影響。

摘至 法鼓山禅部落:
在家打坐被家人干擾、參加共修被坐在旁邊的人干擾,想安靜禪坐該怎麼辦呢?

禪修者跟一般人有何不同?

禪修者跟平常人同樣是人,但心態不同。

一、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同樣一樁事,在平常人認為是非常的重要,
對禪修者來講,重要是重要,卻不是絕對的重要,
就是該完成的事,需要完成它;
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叫作「重要」;
但「不是絕對的重要」,這又是什麼意思?
就是該做的事,是從你的觀點、角度看,
那是一種責任、良心,
但如果因緣不許可你做,也就沒有什麼不得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非你不可的事,
這就是「雖是重要,但不是絕對的重要」。

為什麼沒有絕對重要的事?因為「因緣」不可思議;
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僅僅靠你一個人的主觀條件所能決定的,
只要客觀的條件或因素改變,你主觀的條件就會受到影響。

有句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意要種花,花不開。這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因為那土壤不適合種花,或許那個季節不適合種花…
而「無心插柳柳成蔭」是為什麼呢?
這也不是因為你把這棵柳樹種活了,
而是那裡的環境恰好適合柳樹生長,
那時的氣候就剛好適合柳樹存活。

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盡心、盡力,
但成敗得失,不是全憑個人條件所能決定的。
若環境或時間因素不能配合,
又堅持非完成這件事不可,必是死路一條。
即使你累死、氣死、送死,還是完成不了,
又為什麼一定要做呢?

二、沒有非你莫屬的事
因為「因緣」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需要環境及時間的配合,
所以沒有非你莫屬,非你不可的事;也沒有非要做不可的事,
也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下,允許你做,你就努力去促成其事,
但完成不了時,也不必太難過,或者太在乎。

我們農禪寺的照壁上,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金剛經》中的八個字。
「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
沒有一定非要完成,非我不可的事,這就是沒有執著心。
牢牢抱住一件事、一樣東西,
或抓住一個人,一定是痛苦不堪的;
但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抓,
什麼人都不需要,又會變成孤立無援。

所以「而生其心」,
就是要處處留心,時時留心,努力促成其事。
這裡說的「心」是智慧心,是盡心盡力的心,
是知己知彼的心,是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心。
也就是對主觀的自我條件,及客觀的環境條件,
都能用智慧去衡量,這叫作「而生其心」。

三、隨順因緣能屈能伸
一個已經在學習佛法,修行禪的方法和運用禪的觀念的人,
是要努力向前,不是退縮的。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大丈夫,能屈能伸」、
還有能卑、能尊……等等。
不讓一時間的成敗、得失,而使自己放縱發狂,或灰心喪志,
這就要有禪的修持才行。

曾經有人問我:「法師!你做了和尚,殺不殺人?」
我說:「當然不殺人。」
他問:「他要殺你,你殺不殺他?」
我說:「他殺我,我不殺他。」
他問:「他要殺你了,你不自衞嗎?」
我說:「出家人持不殺戒,寧可一死,
也不能夠破戒,這是我的原則。」

他還是繼續逼問:「那你絕對不殺人了嗎?」
我回答他:「那也不見得,
如果有一個人要把我們全臺灣的人全部殺掉,
如果我有機會,我會殺了他。」

因為我不殺他,他就要殺那麼多的人。
我殺一個人而可以救那麼多的人,我下地獄沒有關係,
而且至多我和他兩個死,卻可以救那麼多的人,也是合算的。
另外,我也救了他,我把他殺掉,
他就不會有機會殺那麼多人了;
當然最好只打傷他,不是殺掉他,
使他沒有殺人的能力,這是最好的,
這是慈悲心一個原則,不是食古不化。

四、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我們出家人有不能夠摸觸女人的比丘戒,一碰就是犯戒。
禪宗有一樁有名的故事:有師兄弟兩位出家人,
他們在行腳尋師訪道的路途中,有一天,走到一條大河邊,
眼看要下雨了,河水越漲越高,這時有位年輕的婦女要過河,
但是下雨,河水又高,天色也晚了,過不去;
師弟看了這個女人,覺得她好可憐,
直念:「阿彌陀佛!這女人好可憐,過不去,不知該怎辦?」
仍自顧自地把褲管一捲,東西往頭上一頂,就過河去了;
但是他的師兄則毫不考慮地把那女人一背,也過了那條河。
過河後,就把那女人放下來,那女人感謝一番後便也走了。

之後,師兄弟兩人繼續行腳,只見那位師弟老在那兒叨唸:
「阿彌陀佛啊!師兄啊!你這是犯戒的啊!阿彌陀佛啊!
你要下地獄啦!出家人,怎麼可以碰女人呢!」
他一邊走,一邊唸,師兄卻不講話。
到了晚上,他們找了一間破廟睡覺,
這位師兄一躺下就呼呼大睡;
而那位師弟卻在那裡,翻來覆去睡不著。

第二天早上,師弟就問師兄:
「師兄啊!你昨天晚上睡得這麼好,你怎麼還睡得著啊?」
師兄問:「為什麼睡不著?」師弟說:「我一夜睡不著呢!」
師兄問:「為什麼?」
師弟說:「我為你難過啊!你昨天碰了女人犯了戒,
你要下地獄了,我為你難過,不知道怎麼來替你懺悔。」
那位師兄說:
「唉!師弟!昨天我把那女人背過河後,就已經放下了,
你怎麼到現在還把那女人抱得緊緊的?」

●以上告訴我們:
一個禪者的生活態度、人生觀,是灑脫自在,當機立斷,
隨時放下,隨時提起;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沒有什麼成功、失敗,也沒有什麼不得了、了不得的事情,
應該做的就努力做,做不來的就不做;能成就的就盡力完成,
成不了的就放下,這才是灑脫自在,真正自由、自在的人。

我們要以這種態度來生活,
這是非常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自在的,不是痛苦的。
之所以會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的心提不起,也放不下;
或是提起了,卻放不下;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好提起。
像這樣常常優柔寡斷、思前顧後、患得患失的人,就很痛苦,
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機會也不多。



摘自: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


摘至 法鼓山禅部落:
禪修者跟一般人有何不同?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Too Much Unrelated Information - It's making us crazy

one is bombarded with information
that are unrelated to oneself.
it is called pollution.
It is called rubbish.
We are all living in rubbish piles.

It's actually an analogy for those thoughts that run loose in our minds.
What we have to do is to string them together in a meaningful way.

Tuesday, November 25, 2008

【聖嚴法師說禪】本來面目



問:本來面目,是不是指在任何對立生起來以前,在任何差別形成之前的那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這個東西,也就是這個本來面目,跟六祖惠能大師另一句話「本來無一物」是否有關聯?或者說本來面目就是本來無一物?


答:本來面目是不是本來無一物?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眾生從來沒有成過佛,一開始就跟煩惱在一起,所以本來面目是指沒有煩惱之前的我;或是斷除煩惱之後出現了純粹智慧的功能,這叫「還我本來面目」。因此,如果說沒有煩惱之前的我叫本來面目的話,它跟本來無一物可以說是相同的。但是斷除煩惱之後,所謂還我本來面目,就跟本來無一物稍微不同。還我本來面目之後,沒有「我」的執著,沒有煩惱,可是有智慧的功能和慈悲的表現。既然有智慧和慈悲,就不能說是無一物。所以究竟有沒有本來面目呢?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有人在用功時以「本來面目是誰」來參話頭,可是如果執著於有本來面目的話,大概永遠參不透。我們眼見的、耳聞的,身體所接觸到感覺到的,以及自己的存在和環境的存在,只要心中不把它當成是煩惱,那就是本來面目。所以本來面目並不稀奇,只是未開悟之前體會不到而已。不過,知道有個本來面目也很好,這好比父母或某個有錢人用我們的名字在銀行裡存了一大筆錢,雖然看不到,但知道有錢在那兒,心中會有安全感,這也不錯啊!

圖: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老樹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真正的快樂」

Friday, November 14, 2008

【正面看生活】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法雖然教我們不要「貪求」,但卻教我們要「求願」,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鬥的目標,社會也才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求願」就是許願、發願,願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例如,佛教的「四弘誓願」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無論是要度無邊的眾生、斷無盡的煩惱,或是要學無量的法門,都是一種為眾生無止盡學習的願心和願力。因此,求願是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持續不斷地學習,並且要求自己種福、培福、多付出,也讓自己更進步。

而「貪求」則是無止盡的欲求,無論看見別人擁有什麼,自己都想擁有。例如,看見別人有一棟房子,就興起想要擁有一棟房子的念頭;如果別人擁有一輛進口車,則又轉念想要擁有一輪進口車。無論該不該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手。所以,貪求並沒有什麼道理,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求,是不切實際的。

有些人利慾熏心,為了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走旁門左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例如,金光黨就是專門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弱點,引誘人上當,來達成詐財的目的。此外,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裡許願,等自己真的發財了,再回到廟裡還願,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

就像在人世間有行賄、受賄的人,在鬼神界也有受賄的鬼神,但是,佛菩薩或是正派的神明是絕對不會受賄的。會受賄的鬼神就像人世間的貪官、污吏一樣,雖然能暫時滿足你的需求,好像真的有點效果,但一時的利益總是像肥皂泡一樣虛幻,很快就消失了,換來的卻是無法自主的未來。即使是「點石成金」的法術,事實上也只是一種障眼法,如果被點的東西本來就是一塊石頭,將來還會是一塊石頭。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願望,也只是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後還是要償還的。

因此,非分的貪求一定會帶來痛苦。即使求到了,也像是舉債借來的,借的愈多,將來要還的就愈多,現在的快樂就是將來的苦果。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努力培福、奉獻,罪過是 大的,將來要承受的因果責任難以想像,也許來世做牛做馬都還不起。

其實,人如果想求福報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不培福,而光是享福,就等於是欠債,就像他人借款一樣。所以,一個人該擁有多少就擁有多少,沒有人能夠平白無故地賺到錢、得到富貴。如果真能不勞而獲,將來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的追求應該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為代價。其次,要明白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係是並行的,我們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所以,我們要用「求願」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聖嚴法師 > 法師開示 > 正面看生活 > 合乎因果的追求

【正面看生活】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俗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見愛情、友情、親情雖然能帶給我們很多的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離死別時,更是讓人痛苦。因此有人以為,只要將情感斬斷,就再也不會痛苦了!然而如同佛所說,眾生都是「有情」,就是因為眾生有愛的緣故。

眾生最愛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則是和自己生命相關的人、事、物。親情由第一代傳到第二代,象徵了生命的延續。愛情也是一樣,因為有了男女的結合,才有後代的出現,因此這個結合也和自己生命的延續有關。至於友情,雖然和生命的延續並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養分,除了飲食的養分之外,還必須從精神上獲得滋養,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養,所以友情和生命還是有關係的。

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是硬生生地把它切斷,都不合乎世間的法則,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從佛法的立場來看,無論是親情、愛情或友情,都是因緣所生,有因有緣才使得大家生活、聚集在一起,也才能夠彼此互相合作。但是我們要明白,因緣聚散是天經地義的,就如我們常常聽人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或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可見生、死、聚、散都是正常的事。

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實,那就沒有什麼好痛苦的了。佛法常常教人要用平常心來看待所有一切發生的事,這樣在相聚時,就不會太過興奮,而分離時,也不會那麼憂苦。而且,人生在世,就是要有聚有散才能成長、有生有滅才能進步,如果沒有生滅變幻,我們就會老是停留在同一個現象之中,不但覺得很無聊,也不能夠成長。例如,今天和這兩個人在一起,明天又和另外兩個人在一起,這樣就能把原本的人際網絡擴大了,人際網絡一旦擴大,生命的層面就會擴大,而層次也將提高。
所以,聚散的過程其實是讓我們成長的一種力量,因為層次和層面的提高、擴大,使我們的生命過程更充實、更飽滿,也更加多彩多姿,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更何況,離別既然也在生滅變異之中,所以它也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一時的分離並不表示永遠都不能再見面了。而且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路聯絡,即使相隔遙遠,也能立刻與對方面對面談話。而人是高等動動,本來就著重精神的交流,就算身體沒有在一起,仍然可以隨時隨地互通有無、互通訊息,離別也就不再顯得那麼痛苦了。

其實,離別之所以讓人感到痛苦,問題的關鍵仍在於大家難免都希望自己喜歡、執著的,能永遠留在自己身旁,這才是使情愛變得痛苦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轉變自己的心境和看法,以平常心來看待離別,並且掌握聚散離合所帶來的成長契機,就不會再為離別而擔心苦惱了。


摘至: 聖嚴法師 > 法師開示 > 正面看生活【正面看生活】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Learning : The meaning of Doing research and writing essay












Extract from website : http://www.cse.buffalo.edu/~rapaport/howtostudy.html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學佛知津】神鬼的種類

【學佛知津】神鬼的種類

神與鬼(註一)是神祕的,也是人人不知不見的,萬一見到,也是可怕的。所以,孔子要說「不語怪力亂神」。但是,神與鬼的存在,即使遭受科學家的議論,也無法加以否定。因此,今天來跟各位談談這個問題,相信也會感到興趣的。

一般不知道佛教教理的人,總以為拜神求鬼,都是佛教的迷信,其實,那是錯的。一個真正信佛的人,一個真正皈依了三寶的人,除了禮拜佛菩薩,供養出家人,他是不會拜神求鬼的。

正因為如此,佛教所講的神與鬼的觀念,也跟一般的傳說不盡相同。一般傳說人死即變鬼,正直者死後成為神。其實,人死之後可能變鬼,但也很可能不變鬼,正直的好人死了可能成為神,但也很可能不會成為神。

我們佛教,以為一切的眾生,如不信佛學佛,便不能了生脫死,既不能了生脫死,便在六道之中輪迴。什麼叫作輪迴?輪迴就是像車子的輪子,在行走時轉來轉去、轉上轉下,總還不出車輪的範圍。車輪的周圍,忽上忽下,忽前忽後, 輪轉不已。眾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也跟正在轉動的輪子一樣,流轉不息,往還不已。什麼又是六道輪迴呢?六道就是:天上、人間、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在這六道之中,天上最好,地獄最苦。我們只要有一天不能了生脫死,就有一天在這六道之中來來去去、上上下下、生生死死。種了善根,行了善事,最好的去處便是生天;做了壞事,造了惡業,最壞的去處便下地獄。真正上了天的人,很少會再來人間顯靈;真正下了地獄的人,根本沒有自由活動的機會,所以也不會來人間顯靈。如果轉生投胎,又生到了人間,既生為人,他也不能顯什麼靈了。如果投生為畜生,變牛變馬,乃至變成了昆蟲螞蟻,他也無靈可顯了。所以在六道之中,只有修羅與鬼是可能顯靈的。但是剛才說過,六道是輪迴的,在天上,沒有不死的天神;在人間,沒有不死的人、沒有不死的畜生、沒有不死的鬼,也沒有不死的地獄眾生。所以神與鬼的顯靈,也是有時間性的,凡是顯靈的神鬼,通常總不會延續數百年以上的,有的僅僅數年,有的只有數月乃至數日之間,便消失了。



這有兩種解釋:第一,是剛才說的,六道之中沒有一個不死的眾生,所以神會死去,鬼也會死去,既然死去了,也就不靈了。第二,是人死之後,不一定成神,也不一定變鬼。在六道之中,成神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變鬼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一般的神在六道之中稱為修羅,他們既有天人的福報和威力,也有畜生道與鬼道的習氣與業力,所以在佛經中,有的是只講五道而不講修羅的。修羅可以在天上,可以在人間,可以在畜生群中,也可以在鬼道中,他們的身分是不一定的。佛經中的八部鬼神就是屬於這一類,乃至四王天的天王天眾也都屬於這一類。比如:多聞天王是夜叉,增長天王是噉精鬼,廣目天王是龍,持國天王是香神乾闥婆。正因如此,在一般傳說中的神與鬼、神與畜生的界限,就很難分得清楚了。但是眾生在死後的最初四十九天,往往是不會立即投生的,在佛教來說,人死之後,除了善業或定力高的立即生天,惡業重的立即下地獄之外,通常尚有一個叫作「中陰身」的東西,維持著我們的生命,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之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生。重生為人,固然要投生;去生為鬼,也要投生。但是,初死的人,往往是不知道他已死了的,所以新死之人的作怪,那是不足為奇的。一般所謂作怪的鬼,實際上多半並不是鬼,而是那個尚未投生的「中陰身」,中陰身的身體是由微細物質所成的化生身,大約如五六歲童子那樣的身量。

一般人總以為人死之後即變鬼,那是錯的,除非是罪業重的人,才會變鬼。故在佛教的觀念中,六道之中,只有天上與人間是可愛的,如果進入畜生、餓鬼、地獄的三道之中,稱為下墮三塗。
至於鬼道,佛教稱為餓鬼(註二),只有貪吝小氣的人,才會於死後生於餓鬼道。不過,餓鬼也跟天上與人間一樣,天上共分二十八天,天人之中,也有天主、天子與天女的分別,二十八個天,一天比一天好,到了第二十八天,那是天中之天。天人之中的福報,以天主最大,其次是天子,再次是天女,所以同樣是生天,生天的享受卻有千差萬別。又如生在人間,人間的貧富貴賤也有千差萬別。因此,如果生在鬼道,鬼道的眾生也有千差萬別,鬼中的最下一等稱為餓鬼,此外尚有少財鬼與多財鬼,多財鬼的福報可與天上相比,但所不同者,他們也要受鬼道的罪報。

實際上,鬼是通於神與地獄的,福報大的多財鬼,他們的威力很大,行動也比較自由,最大的便成為鬼王,鬼王實在就是神了。鬼王統領少財鬼與餓鬼,也管到地獄,比如閻羅王(註三)是管鬼的,也管地獄的。閻羅王的威德很大,並可為佛教做護法,所以閻羅王也同於神。但是「朝為閻羅王,晚吞熱鐵丸」,閻羅王與天神不同的,便在於此,天神只享受快樂不受苦,閻羅王是既享福報也受罪報的。

因此,鬼中的大福多財鬼,便通於神,乃至通於天;鬼中的下等鬼,便是餓鬼;鬼中的大罪鬼,便入地獄;鬼中之神,既通於神,也通地獄。不過,鬼雖可能入地獄,入地獄者未必皆要經過鬼道,罪業重的人,竟然還有活生生地墮進地獄去的哩!

地獄與鬼道的最大區別:地獄是只受苦沒有樂,鬼中則是有苦有樂的;地獄是連續不斷地受苦,而且是死去又活來,活來又死去,直到罪報完結,才能於一死之後,轉生其他五道中。鬼道的眾生,是間息受苦,而不是連續受苦。比如餓鬼,是鬼中的下等,是鬼中最苦的一類,但他們只有想到飲食之時,才感到痛苦,或者是在看到飲食與吞服飲食之時,才感到痛苦,平時則不會覺得痛苦(註四)。再者,地獄中沒有自由活動的可能,鬼道是可以自由活動的。

鬼道與人道的差別,除了受苦的成分比較深而且重之外,鬼類有一些小神通,比如有人見到鬼,那不是鬼的本來面目,而是鬼的神通化現,至於人則唯有修了禪定的,才有神通。所以在六道之中,除了地獄中的眾生,其餘的都能學佛。

我們常常聽說,有人能以符咒的力量,把已死的人請來跟活人談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那是不是鬼呢?那是鬼,但也可能是中陰身,不過多半是屬於鬼的一類。那是用神咒的威力以及心靈的感應,把已死的鬼魂召來的。可是那也有個限制,第一,已經投生他道的鬼,不會召得到;第二,已經入了地獄的鬼,也無法召得到。所以用符咒召鬼的法,不一定絕對靈驗,有些以召鬼為職業的人,他們所玩的,多半不是真的,或是一些孤魂野鬼乃至精魅的假託而已。因此,一般以為人死之後永遠是鬼,那是錯的,否則的話,我們也可用符咒去召數千年以前的古人,來和我們對面談心,但事實上,那是辦不到的。

不過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已經成了神的鬼,他們的壽命,要比鬼的壽命長,比如三國時候的關雲長,距離現在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但是尚有關公顯聖的神蹟出現。其實,像關公這樣的神,已經不在鬼道,而在天道之中了。天道的壽命很長,在二十八天之中,最下的一天叫作四王天,四王天的平均壽命是五百歲,乃以人間的五十年為一日;四王天的一年,相當人間的一萬八千二百五十年;四王天的五百歲,則相當人間的九百一十二萬五千年。所以,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的關公,到今天仍能有神蹟出現的事,那是不足為奇的。

前面已經說過,神有天神,也有鬼神,更有畜生道中的神(如龍等),除了天神以外,其餘的神,多數是善惡不分的,邪正不定的,並且是惡多於善的,邪多於正的。接受了人們的恭敬供奉,不一定能為人們帶來幸福,相反地,如果得罪了他們,卻會造成可怕的災禍。


佛經中有一個故事:在佛的時代,印度有一戶人家,供奉了三個鬼神,能夠變作人形,和人談話,吃人的飲食。那戶人家,本來以為供奉了三個神,家裡一定可以平安了。誰知道不到幾年時光,那戶人家為了日日供神,弄得一貧如洗,並且天災人禍連年不斷,財產用光了,人丁也死的死、病的病了,但又不敢得罪那三個鬼神。最後,幸好從遠方來了一位皈依佛教的人,因為此人信佛,而且還受了殺盜淫妄酒的五戒,凡是皈依三寶,受了五戒的人,都有護戒的天神隨身擁護,那三個鬼神,一見那位佛教徒,便沒命似地逃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鬼神是不該接近的,接近了鬼神,所得的壞處要比好處更多;但也不要得罪鬼神,得罪了鬼神,那是有害無益的。鬼神之中,雖然也有正直善良的,雖然也有皈依了佛教的,但因鬼道的業報,使他們的行為,總是多惡少善。所以「敬鬼神而遠之」,那是正確的。至於信了佛教,皈依了三寶,並且已經受了五戒的人,那就不該再去拜神求鬼了(註五)。

還有一些神祇,是屬於畜生類的。比如牛神、狗神、馬神、蟒神、龜神,最普遍的還有狐狸精,那些動物的精怪,便是畜生類的神。這些神的類別雖與鬼神不同,但也是善惡不分、邪正不定的,也都是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的。不過,不論是鬼神或是畜神,他們有好多共同的特性:第一,這些神的作威作福,時間不會太長,所以靈驗的期間,都很有限;第二,這些神的神力不大,所以只能限於某一地方的某一區域有靈驗;第三,這些神的瞋恨心很大,所以不能有少許的事情得罪他們,否則便會加禍;第四,這些神都是貪圖血食供奉的,所以凡是獻祭,都要殺豬宰羊;第五,這些神都是依草附木而住的,所以凡為他們起一個土廟土祠,使他們有了固定的住處,他們都很高興;第六,因為這些神作威作福的時間不長,所以有的神在靈驗了一個時期之後,突然不靈驗了,或者雖然靈驗,卻沒先前那樣靈驗了,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說:先前那個神,已經不在該處了,或者已經轉生去了,後來又有一個草頭小神,補了先前那個神的空位,住在那個地方,或因神力太小,故其靈驗也不顯著了。

有許多失修而古老的神廟,只要有人去重新修理,天天燒香拜拜,便有或多或少的靈驗產生。也有無意之中發生的事物,只要有人去拜,也會產生靈驗。其實,那個神廟裡,不管是供的什麼神像,產生靈驗的卻不一定就是那個神像的本身,很可能又是其他的鬼神和畜神,趁空就便地在那裡代理了。

說到這裡,對於神和鬼的觀念,大概已經有一些明白了。最後我要勸告各位:你們如果已經信了佛教的,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去拜神求鬼;如果尚未信佛的,請你趕快信佛,也不要再去拜神求鬼。因為神與鬼,並不能夠給我們真正的幸福。至於天上的天神,以及鬼畜二道的善神,我們只要信了佛教,皈依了三寶,不去求他們,他們也會來保護我們的。事實上,一般人所信的神,不是鬼神便是畜神,而且多是一些邪神,那實在是最愚癡的迷信!(臺中農民電臺「慈明之聲」播講)
註解

註一

(一)神,舊云阿素洛趣或阿修羅道。乃人、畜、鬼之精美者,及天之降德者,故舊亦曰雜趣。人之精靈者曰神仙、緊那羅;傍生之精靈者曰龍、迦樓羅、摩睺羅伽;鬼之精靈者曰夜叉、羅剎、乾闥婆、毘舍闍、鳩槃荼、薜荔多、富單那;天之降德者曰阿素洛。

(二)鬼,在佛學中乃飢虛之義,可包括餓鬼的名義中,別含幽闇之義。可云幽生,非人死所成,乃轉生之異類。有三等九級:最下無財級曰炬口、針咽、臭口。處中少財級曰針毛、臭毛、大癭。最上多財級曰得度、得失、勢力,勢力類則上通於天神類矣。

(三)《瑜伽師地論》分鬼為由內障礙飲食、由外障礙飲食、飲食無有障礙之三類,大致與前相同。

(四)《正法念處經》說有三十六神鬼的名目。

註二 餓生住處:

(一)正處居此地下五百踰善那,有城周匝數千踰善那量,琰魔王統治之。

(二)邊處居住不定海邊、山谷、空中皆有,有威福者有妙宮殿(如神廟),無威福者依糞穢、草木、塚墓、屏廁而住。薜荔多形似人或亦似諸旁類,皆飢虛畏怯,性極貪求飲食,故名餓生──琰魔王界。

註三

(一)《起世經》卷四:罪人稱閻王為「大天」,獄卒稱閻王為「天王」。

(二)《長阿含經‧世記經地獄品》謂閻王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在前……受罪訖已,復與諸姝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復如是。

(三)《世記經》及《大樓炭經》均謂閻王宮殿(城)二十四萬里,七寶做七重壁、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交露)、七重行樹、園觀浴池,周匝圍繞,幾與欲天無異。

(四)閻羅王也想出家為道,佛說:「比丘當知,(在處置罪人受刑後的)閻羅王便作是說:我當何日脫此苦難,於人中生,已得人身,便得出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增一阿含經》卷二四〈善聚品〉第三十二第四經)

註四 「一切街衢,四交道中,屈曲巷陌,屠膾之坊,及諸巖窟,並無空虛,皆有眾神,及諸非人之所依止,又棄死尸林塚間丘壑,一切惡獸所行之道,悉有非人在中居住,一切林樹,高至一尋,圍滿一尺,即有神祇,在上依住,以為舍宅。諸比丘,一切世間男子女人,從生已後,即有諸神,常隨逐行,不曾捨離,唯習行諸惡,及命欲終時,方乃捨去。」(《起世經》卷八)
註五

(一)佛告苾芻們說:「汝等從今於天神處,不應供養,亦勿欺凌……汝等苾芻,於天神像,不應毀壞。」(《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三)

(二)「若至天神祠廟之處,誦佛伽他,彈指而進,苾芻不應供養天神。」(《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






本來,我自讀了隆根法師在去(一九五八)年四月號的《海潮音》上所寫〈慶祝佛誕節的建議〉一文之後,便想也說幾句話的,可是隆根法師又說:「本刊(《海潮音》)過去所提出的觀點和建議,似乎未能獲得普遍的注意,或是由於習俗的關係,未便有所行動。」那麼,我們這次的座談結果,對於事實能否有所補益,似乎還是一個問題!當然,問題存在一天,我們就得努力一天,直到解決的那天為止才是。所以我雖淺陋,尤其對於歷史知識的欠缺,仍然要拿出我所知道的一些,提供教內參考(註一)。

記得有一次,我在慶祝佛誕的會場上,聽到一位貴賓這樣說:「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這實在是一種孝敬父母的基本之道。可是據一般的記載和傳說,佛教教主的生滅年月,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或正確的肯定,這對佛門弟子來說,實在是一大遺憾……」那位貴賓不是佛教徒,他能如此關心佛陀生滅時間的問題,我們唯有感激和慚愧!

我們知道,印度是個最不注重歷史記載的民族,印度的古代史實,只能從其他國家,如西方及中國的政治交通和文化史中約略知道一些頭緒,至於某人某事發生於某處的確切年月和日期,實在不容易追查了。所以生在西元前好幾百年的釋迦世尊,他的誕辰,也很使人捉摸不定。不過,我們也不必因此而感到惶恐,因為生於數千年以前的古人,不唯是印度的佛陀,即使中國的老子、孔子,和西方的耶穌,也有同樣的問題存在著。中國的老子,直到目前為止,還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古代的老子有好幾位,但不知到底那位才是《道德經》的作者,甚至有人根本否定了老子這個人的存在,而說《道德經》是後人的偽託。至於孔子,《史記》說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公羊傳》與《穀梁傳》則說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有人主張《史記》的記載較為正確。可是根據年月日的推算,孔子是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庚戌),生日為舊曆八月二十七日,而今日我國教育部則將陽曆九月二十八日定為孔子的誕辰,可見仍是一個問題。再說耶穌,一般人以為現行的西元元年,便是耶穌的誕生之年,然據史家的考證實在並不如此。法國勒南的《耶穌傳》說:「我們無從知道他誕生的確切日期,我們只知道他的誕生是奧古斯都帝的統治期內,也許是羅馬紀元第七五○年,那就是說,現行西曆第一年的前幾年。」中國天主教徒羅光的《基督傳》說:「但是近代考據家都認為西元元年最少該提前五年。」另外基督教與天主教的耶誕節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東 正教會(流行於蘇俄與東歐各國者)的耶誕節則為一月六日。而更有趣的,是耶穌的誕生地──伯利恆(其實這也只是傳說中的誕生地)的居民,一年之中竟過著十二月二十五日、一月六日、一月十八日的三個耶誕節。

當然,我們雖不必惶恐,但也應該慚愧!孔子的生年雖有異說,今天的法定孔誕,固久妥切,全國的孔誕只採用著固定的一種;耶穌的生年雖然不詳,耶誕的日期雖也不一,然除東正教會及伯利恆一地之外,絕對多數的耶穌信徒,卻有一個共同的耶誕。論到我們的佛教,南傳有南傳的佛誕,北傳有北傳的佛誕,在北傳之中又有中國依照陰曆計算的佛誕,和日本依照陽曆計算的佛誕;到臺灣本省,因曾受日本統治五十年,到光復以後,竟將中日兩種佛誕日,兼容並行了。這對慶祝的觀念來說,不唯不莊重和不恭敬,簡直就是一個諷刺!

根據史實的考證,對於佛陀的聖誕,實在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註二),我讀書很少,至少在目前來說,還不夠從事這項工作開發的能力,故我在此只能摘錄一些所曾見過的記載,作為初學者的參考。

美國桑岱克博士的《世界史綱》,稱佛陀約生於西元前五六八年,卒於四八八年。正好是八十歲入滅。美國由海思、穆恩、威蘭三人合著的《世界通史》,稱佛陀約生於西元前五五○年。周祥光的《印度通史》,稱佛陀生於西元前五六七年,逝於四八六年。這與《世界史綱》的年代相近。楊白衣的《印度佛教概說》(係油印本)稱:「釋迦誕生有種種年代之說的不同,其中經考證最為正確的,就是西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國內現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上,則說佛陀約生於西元前六二○年,死於五四三年。

由以上五種記載來看,竟沒有相同的出現。不過,《世界史綱》稱佛陀生於西元前五六八年,《印度通史》稱佛陀生於西元前五六七年,《印度佛教概說》稱佛陀生於西元前五六五年,都很相近,只有《世界通史》說得過遲,高中教科書則又稍早了一些。

依照佛教的習慣,佛教紀元不是從佛陀生年算起,而是由佛滅那年推起的,也許因佛陀的生年無從知道,只有在佛滅後的一些佛教文獻中去推算佛陀生平的原因罷!因此,凡要談到佛陀,就要談到佛滅。

梁啟超的〈印度佛教概觀〉一文中,曾說:「佛滅後百五十二年有一事為印度文化史上所宜特筆大書者,則亞歷山大大王之大軍侵入是也。」也就是說,當亞歷山大大王入侵印度的那年,佛滅已經一百五十二年了,那年則為西元前的三二七年。一百五十二加三百二十七,佛陀入滅則等於西元前的四百七十九年,再加佛陀壽數的八十年,西元前五五九年即是佛陀的生年。這一推算,能否稱為正確,實亦不得而知。
梁啟超在同一篇文字中又說:「至佛滅後二百十九年,阿育王即位,教乃中興。」也就是說,當阿育王即位的那年,佛陀入滅,已是二百一十九個年頭了,據考證阿育王即位,是在西元前二六六年,那麼佛滅是在西元前的四八五年,加佛壽八十歲,西元前的五六五年,便是佛陀的生年了。楊白衣所說「經考證最為正確的,就是西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可能就是根據這一阿育王即位年代的記載。

另外,印順法師的〈佛滅紀年抉擇談〉中說:「錫蘭所傳的《善見律》,有『阿育王自拜為王,從此,佛涅槃已二百十八年』的傳說。」又說:「或說二百一十八年滿,已是二百十九年了。」這與梁啟超所說的相同。亦即為梁氏所本。

印順法師又引《阿育王傳》:「佛滅百年後,王華氏城,號阿恕伽(Asoka阿育王)。」又引《十八部論》:「佛滅後百十六年,城名巴連弗,時阿育王王閻浮提。」印順法師本人及日本的小野玄妙和宇井伯壽,都是根據《十八部論》作為佛滅年代的推算。也就是說西元前二六六年阿育王即位,加上一百一十六年便是佛滅的年代。再加佛壽八十歲,西元前四六二年,才是佛陀的生年,這與南傳《善見律》的記載,竟又落後一個世紀出頭了。

然而一九五六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三屆大會決定了慶祝佛誕的年月和日期,所以印度、錫蘭、尼泊爾等南傳佛教的國家,舉行佛曆二千五百年的慶祝大會。那只是根據南傳佛教的習慣所得出的統一規定,並規定每年陽曆的五月月圓日為佛誕日。但那並沒有正確的史實可以作為他們的根據。因為如以錫蘭《善見律》的記載,到西元一九五六年,已是佛誕的二千五百二十年或二十一年了。可是能有一個世界性的統一規定,總比五花八門各行其是的慶祝佛誕,來得莊嚴和恭敬些,所以日本佛教為了響應世佛會的決議,放棄了他們原來以陽曆四月八日為佛誕節的傳統,而採用了每年五月月圓日為佛誕日。這是值得稱道的。(這一段資料取材於一九五八年四月號《海潮音》隆根法師的大文)(註三)

至於我國的佛誕日,愚見以為,最好也能響應第三屆世佛友誼會的決定,採用每年五月月圓日為佛誕節,因為即使依照我國舊有的習慣,以陰曆四月八日為佛誕,那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因為那只是根據《大唐西域記》所記的推算而來,我們雖不能否定它的正確性,同樣的,也無能肯定它的正確性。那麼我們放棄舊有的習慣,走上各國統一的步調,又何嘗不可呢?我們看到西方的基督教,歷史越久分裂越甚,由舊教的分裂,而有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又由西方教會的分裂,而有天主教與基督教,更由基督教的分裂,而有浸信會、長老會、聖公會、安息日會、真耶穌會……。佛教的發展,雖也有南北傳與大小乘之分,中國的大乘佛教又有各家宗派的門戶之別,但到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的門戶觀念,已經不見了;南傳與北傳之間,由於文化的交流,打開門戶,擺脫界限的時日,似也即將來到。可見西方宗教越演越分裂,我們的佛教則越久越團結。那麼試問:我們對於佛誕的慶祝,難道就不能走上統一規定的團結之道嗎?(一九五九年四月「今日佛教問題」座談會刊出)
註解

註一

(一)佛滅紀年:《歷代三寶記》卷一有細字夾考(《大正藏》四九.二三頁)。

(二)佛生日及成道日:《歷代三寶記》卷一一(《大正藏》四九.一○一頁中)有考證。

註二

(一)至於釋尊生年,誠難考定。生於周昭之俗傳,不足為據。眾聖點記與費長房等說,距今僅二千五百年前後,覈之梵華之翻譯史,若童壽譯世親之《百論釋》與真諦譯《陳那論》等,亦難依遵。竊意佛生以來,當有二千五、六百年。(《太虛全書》三八.五九八頁)

(二)印順法師以周安王十四年(西元前三八七年)為佛滅之年。(《印度之佛教》第一章)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學佛知津」

如何用禪解決問題?

如何用禪解決問題?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比過去更頻繁,接觸面也更廣,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或所屬團體的利益在努力,在爭取,在計畫。因此,人與人之間有矛盾,團體與團體之間也有矛盾,這些矛盾,比在過去的社會裡更明顯。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以現代人的觀點,是希望克服困難,改造環境,改變對象。用這種方式,也許能夠克服若干困難,能夠改造對方一點,但是,卻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因此,我們要講禪,瞭解一下禪對這些問題,究竟有什麼幫助?

首先,我們要問,禪是什麼?禪,在印度是一種內省的方法,和內省的工夫,也就是向自己的內心看,而不向外求。任何問題發生,不要只看那個問題,更當回過頭來看,為什麼那個問題會發生在我身上?為何會發生這種問題與困難?而要解決這個困難,還是得從自己開始。

古來印度的各種宗教,用來解決煩惱,或解除痛苦的方法,都是修持禪定。或許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當非常痛苦或煩惱的時候,又找不到對象來傾訴發洩,最好的方法是睡覺去。只要往床上一躺,把被子一蓋,一覺睡起,雖然沒有解決問題,心裡的痛苦卻減輕了許多,這雖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卻可暫時使自己減少痛苦。

用禪或禪定的方法,第一層,可達到和睡覺相同的效果,因為,用禪定方法的時候,不須去面對或思考自己發生的一些困擾及問題,可暫時把問題放在一邊,用禪定的方法收攝身心,使達內心的平靜。進一步,從禪的修行,透過平靜的心,可產生處理事情的智慧,從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不但提高了自己處理問題的勇氣,同時也增加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印度傳統的禪法,第一層,是把問題放在一邊;第二層,則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也就是從禪定產生出智慧,問題解決了以後,當然煩惱就不存在了。

家庭與婚姻的問題

談到家庭問題,如果夫妻吵架,吵著要離婚,是不是真的就離婚?在美國,只要雙方同意,便可離婚,離婚後再找對象結婚。曾經有一對夫婦,同時來找我,他們說,沒有辦法生活在一起了,準備離婚。我問他們,離了婚以後,要不要再結婚?他們說,我們還年輕,只要找到適當的對象,當然就再結婚。我說,如果再發生類似的問題,怎麼辦?他們回答,再離婚然後再結婚。我對他們說,像這樣,一生之中可能會結上幾十次的婚,這是多麼麻煩與痛苦的事啊!如果能夠一次把問題解決,不就沒有婚姻不和的問題了。兩人便問我,要如何一次解決問題?我說,你們來跟我學打坐,來跟我學禪,慢慢地便知道,要如何解決兩人之間的問題了。

夫妻之間,發生困擾與問題,不僅是因為不瞭解對方,其實根本問題在於不瞭解自己,所以,都把問題交給對方,總認為對方有問題。而用禪的方法修行以後,便會對自己越來越瞭解,越來越清楚。瞭解自己以後,對方的問題雖沒有解決,整個問題卻已解決了一半。如果夫妻兩人一起學禪坐,問題便太簡單了,因為,雙方都瞭解自己後,問題便全部解決了。假如只有其中的一人來學禪坐,往往也能夠解決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因為,只要一方認識了自己,知道如何真誠地對待對方後,對方也會改變。大約有幾十對夫婦,因為跟我學禪坐而沒有離婚,這些夫婦有些生活在美國,也有在臺灣的。

肉體與精神的問題

現代人之中,百分之百精神穩定的人很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點精神上的問題,當然還沒有到需要去精神病院的程度,但是,精神的問題,是現代人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如果,跟我學坐禪,修行一個星期之後,因為比較瞭解自己,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自己心理有問題。此外,現代人有很多肉體上的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這些疾病在古時較少發生,卻是現代人常有的時代病。最近在報上常可看到,有關癌症與愛滋病的報導,後者甚至比前者更可怕;這二類疾病都是現代病。但是不論精神上或肉體上的病,都和我們提出的四個問題有關,因為,現代的人生活在緊張不安,追求刺激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能夠從身體與心理兩方面加以調適,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這兩年來,有一位英國的心理學教授,到東初禪寺參加禪七,也就是參加七天坐禪的修行。他在英國主持一個用禪的方法來治療精神病的組織,一向治療的效果都不錯。但是,他自己覺得程度還不夠,所以來參加禪七,而每當他回去時,常發覺又帶回了一些更好的方法。

用禪來治療精神病,不是他自己發明的,而是他在美國加州,遇到一位美國人,這個美國人曾經在日本禪堂裡,學了幾年的禪,回到美國以後,便開始用禪的方法,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而這位英國教授,將那位美國人使用的方法改良後,引用在心理治療上。他所治療的對象,並不是精神病院裡的病患,而是自己認為精神有一點問題或不平衡,心理有問題或困擾,信心不足或毅力不夠,對前途茫茫或意志消沈者。另外,根據兩位日本醫師的實驗結果,透過禪坐,小姐們能夠減肥;高血壓的人能夠降血壓,低血壓的人能使血壓升高;有糖尿病的人能夠治好,或至少也能控制病情。

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實驗,教孕婦們用禪的方法打坐,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有用。婦女懷孕之後,可以打坐到臨盆以前一個月,甚至於臨盆前都可以坐;當然,此時就不是在地上盤腿而坐,而是坐在椅子上。參加禪坐的產婦生出來的孩子,通常性格都很穩定,身體健康,頭腦清楚,顯得非常乖巧聰明。這和母親懷孕時的心理狀態有關。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到東初禪寺,突然間肚子疼,不知是什麼原因。我教他打坐,坐五分鐘之後,放了兩個屁,肚子就不痛了。由此可知,靜坐對身體機能的調整,有很大的用處。當然,小孩子喜歡動,喜歡玩,打坐最多只能坐十五分鐘,不能坐久,但是,打坐對小孩也是有用的。

禪修是現代人的需要

過去,禪的修行是出家人在山裡修的,因此有所謂「老僧入定」之說;現在,禪的修行則有普及於大眾的趨勢。現代人處於工商業社會中,生活非常忙碌,忙著做什麼呢?忙著工作、忙著趕路回家、忙著看電視、忙著上電影院、忙著去郊遊、忙著照顧孩子、忙著照顧太太、忙著照顧先生、忙著……,唉啊!一切的事情都是忙。特別是在美國,連玩的時候都顯得很忙。而最忙的人,最需要禪的方法來幫助。

我常遇到一些很忙的人,便勸他們打坐學禪,他們說:「師父啊!我們忙成這個樣子,那裡還有時間,有那種閒工夫學打坐?打坐,是和尚們做的事。」我說:「現在的和尚跟過去不一樣了,現在的和尚也是好忙,但是,因為忙,所以要打坐,只有打坐之後,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諸位相不相信,忙的人往往有忙錯的時候。忙的時候,不會那麼細心或穩定,所以,工作效率不一定好。

由一項統計顯示,凡是打坐修行的人,早上打過坐之後,一天之中,發脾氣的機會,會減少。打坐後,一天的心情往往會比較穩定。因此,忙的人若能抽空打坐,他的工作效率會提高,工作的時間會縮短;相對的,自然會有更多空閒的時間。所以,今天日本工商界或政界最忙的人,他們多半打坐。現在的日本總理中曾根維持每天打坐;過去的老總統蔣介石先生也每天打坐。在很困擾忙碌的時候,只有打坐能幫助你,因此,打坐並不是和尚們沒有事情才做的事。

●本單元文章同步刊於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 禪與悟 」

Monday, May 05, 2008

Romanticism evolves from Platonicism

Platonicism is a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y Plato.

Just by taking the idea of Plato's that "the mind is a mirror reflecting ability". It's very reductionist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to say that writing poems, an activity as such, unite "creative power and special visionary insight" "resembles that of God". It is a very individualist view and fully self-appreciating. They are simply alluding that they are God themselves. With the use of language to elevate the creative power to that of the God is simply to say that the power of imagination is almighty. It's to use the language expansively to portray an exuberance of feeling.

From the eyes of the reader, basically 2 responses to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1) they are egoistic, self-centred people 2) they are really great poets alright after analysis from the various aspect of their literature through diction and other literary devises. There's no denying. They manage to elevate your sense of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n nature that is very fluid (a sense of flow like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m a person who dislikes poems is now able to appreciate all that hard work used in honing for the effect, the beauty that these poets intend to show it to us. They are trying to say: " See! When you see it in this way, that's the beauty that is presented to you."

with reference to Byron and the romantic canons

Sunday, February 10, 2008

perspective of the self

if one thinks in the box, social roles are suffocating and restricting.

if one thinks out of the box, social roles are just like drawers.